高考1335万人抢位中外合作项目成“曲线进名校”新路?
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,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,竞争更激烈,很多高分学霸早早就盯上了中外合作办学。
就在这时,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中外合作办学名单:新增了44个合作办学机构和69个本科及以上项目,同时取消了3个机构和78个项目。
增减并存,引发了很多家长的疑问: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什么不同?这种项目到底靠不靠谱?值得报吗?
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在国内大学内设立的中外合作专业,比如北航的中法工程师学院、上交大的巴黎工程学院。
很多重点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,录取分数比普通专业低10-50分不等。例如,某985大学普通专业要620分,但合作项目可能只要580分。对很多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,是进名校的一个曲线救国通道。
和几百万的英美留学相比,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大多在20-100万元之间,便宜不少,而且还不用出国那么久,生活上也更省心。
课程使用英文教材,小班教学,还有外教上课,更注重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,这些对以后申请研究生、求职有很大帮助。
比如,合作方参与度很低,外教很少,只是换了英文教材,课程内容和普通专业差不多,但学费却高出一倍。还有的学校在毕业证上注明“中外合作项目”,求职时反而成了劣势。
而且一些项目教学质量不过关,甚至合作的外国学校本身排名不高、知名度低,学位含金量不足。
再加上中美关系紧张,一些中美合办的项目也受到影响,这次被叫停的78个项目,很多是中美合作项目,尤其集中在敏感专业上。
教育部监管力度加大,一旦发现资质不合格、教学质量不过关的项目就会被取消。
同时,中国高校正加快与欧洲、东南亚等“友好国家”的合作,像匈牙利、爱尔兰、马来西亚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家的大学正在成为合作新对象。
从专业上看,数据科学、人工智能、软件工程等专业最受欢迎,传统的机械、电子、通信工程等仍是主力。
从政策来看,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向。对于预算有限但又希望接受国际教育的家庭来说,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但前提是一定要擦亮眼睛,看清楚合作方是谁、教学质量怎么样、外方参与度高不高、有没有明确的出国交流机会。这才是选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关键。